扎实“四型”建设,打造“精益”班级
深医管硕18班是在深培养的公共管理(医院管理)专业横向班级,由13位男生和29位女生组成,同学们的学科背景各异,来自临床医学、护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不同专业,但都希望在医疗卫生领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兼备的管理人才。在组成复杂、性格各异的大家庭中,如何开展班级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是需要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的。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精益”作为重要的管理学理念进入到我们的视线当中。
精益班级:筑精益,谋未来
何为“精益”班级呢?精益班级是在班级管理中践行精益理念,从而达到班级建设方方面面的持续优化与改进。“精益”来源于管理学上的精益管理概念,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其内涵也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在班级建设中,深医管硕18班正是借助“精益”工具来管理班级,通过建设学习型、担当型、追踪型、凝聚型班集体,利用党团知识、学术科研、实习就业、身心健康等各类资源,在班级内外各种活动中进行持续改进,力争每个活动都大家满意,从而让班级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我们在班级建设中必须要尽最大努力去满足绝大部分同学甚至全部同学的需求,让每一位同学在集体中获得成长,这也需要在班级建设中进行持续的改进与不断优化,这和“精益”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深医管硕18班从“四型”建设去努力,以学习型、担当型、追踪型、凝聚型为支柱打造“精益”班级。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班级建设越来越好。
图1党团班一体化加强思想建设
学习型:思与学,两手抓
深医管硕18一直致力于建设学习型集体,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两方面。为了提升集体同学的理论水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医管硕18举办了形式丰富的特色活动。一方面,促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过去一年举办了27次党组织生活会、17次党支委会、6次党团班活动,关注国际视野的拓展,邀请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为主讲举行全球胜任力专题讲座。另一方面,结合专业实习开展特色工作实践。在研二阶段,同学们奔赴全国各地医院实习,为更好地团结和服务分散在祖国各地的集体成员,深医管硕18党支部通过加强党小组建设,以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南京等多个实习基地为纽带,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党小组建设工作:第一,合理化党小组设置,根据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实习基地对党小组进行重新划分,以便支部成员更好地以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交流、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第二,加强支委对党小组的引领带动作用,保证每个党小组至少配备一个支委,以便能够更好的传达支部思想,加强党小组的内部管理;第三,明确党小组工作任务,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主题讨论;第四,创新党小组的活动方式,鼓励各地党小组结合自身的特色开展活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载体和多种资源,加强党小组间的联系,增强支部成员的归属感与参与感。通过加强党小组建设,深化了支部党员与积极分子群众间的联系,党支部围绕中心发挥作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在建国70周年之际,组织同学们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共登莲花山,在邓小平雕像前合影留念,参观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纪念园,将户外活动与爱国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医院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让专业背景不同的同学们在学习部分课程时遇到困难。班委第一时间联系任课老师和师兄师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过去的一年中,深医管硕18在多方指导和帮助下举办了多次讲座、专业交流会、世界咖啡馆等活动。2019年是清华大学的“学风建设年”,在“学风建设年”的背景下,深医管硕18协办了培养处的多场讲座,主题从最基本的学术诚信道德延伸到了同学们必经的论文选刊投稿。集体中的郭齐博、张宝龄两位同学负责策划并组织了全院的“优良学风建设”主题系列活动,在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的积极宣传下,全班多位同学参与到了系列活动之中,“好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王梓同学在活动中走到了最后,获得“悦·读”奖学金入围奖。在每一项活动结束后,深医管硕18班会根据同学们的反馈继续策划下一次活动,持续改进。这不仅使同学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而且不断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努力下,深医管硕18的集体成员在过去的一年中发表多篇国际高水平论文,收获一项技术专利。亮眼的学术成绩背后凝聚着每一位同学的努力。
图2 深医管硕18班专业课学习成果
担当型:知行合,有担当
深医管硕18班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双肩挑”的号召,活跃于各个学生组织,在团委研会、学生社团、德育助理中都能看到班级同学的身影,社工人数占班级人数的57%。从事学生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个人能力、增长自身才干,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建设更好的班集体、清华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担当的另一个体现是志愿服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医管的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防控奉献自己的力量。;吴梦曦同学在我校抗击疫情服务队中表现出色,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高涵同学在大年初二接到上级指示,需要他去呼吸内科支援,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医院抗疫的队伍中;张松宇同学年前回老家后,正好赶上新冠疫情防疫,从3月1号开始他成为村里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站岗测温。特别是当新冠在海外迅速蔓延之时,我班多位同学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到全球抗击疫情当中,在班导师的组织下与国内的海外援助医院和意大利合作高校对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疫情相关数据,包括防控常识、医学诊断、疫苗研制、心理援助等,将有效信息分门别类进行筛选整理,再由专业同学翻译为意大利语后提供给意高校参考,体现出医管人、清华人的担当。
图3疫情期间班级志愿活动参与情况
追踪型:点与面,全追踪
在管理学领域,追踪方法学是经常采用的一种过程管理工具。我们在班级建设中充分借鉴这一理念,通过各种来源和渠道关注、关心同学们的动态。一是追踪同学们的思想动态,结合建国70周年、学风建设年的背景,我们组织同学在线上线下与大家积极分享个人的学习体会和读书心得,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影响;二是追踪同学们的就业动态,按照培养计划安排,我们班于去年11月开始了专业实习。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同学们的就业需求,利用院就业办、职业发展协会和医管院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习交流和线上就业指导;三是追踪同学们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状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鼓励同学们进行健身打卡、K歌比赛等,加强对同学们的身体和心理关怀,减少疫情可能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只有对同学们进行持续追踪、整体关怀,才能更好地推动班级的集体进步。
凝聚型:人心聚、山可移
凝聚力是一个班级集体力量最重要的基础,为增强班级凝聚力,深医管硕18班从入学伊始就致力于从各方面加强班级凝聚力,努力打造凝聚型班级。
为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班每逢重要节日都会举办相关活动,就像每年的男女生节,大家都会准备惊喜,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女生节大家不能在一起,因此男生们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给女生送去了祝福,并且为每一名女生写了一首藏头诗,这无疑在紧张的疫情下给大家带去了放松与快乐。在每年的考试或者学期结束时,医管18班都会进行班级团建,去年在全班同学即将外出实习前,我们组织大家进行了轰趴活动,让大家在离别之际再次加深了感情,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党建活动更是可以引领大家统一思想,共同进步,在疫情期间,医管18班党支部特意组织线上会议关心鼓励在鄂同学,为大家加油打气。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我们的班级更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图4班级情感建设活动
学习型、担当型、追踪型、凝聚型,一路走来,在精益班级的理念下,深医管硕18班,一直在扎实“四型”建设,不断精进、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但同时,我们收获得更多。研究生阶段还有一年,但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深医管硕18班每位同学都会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