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清华大学

如何创新医疗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6-04-11来源:作者:杨燕绥教授浏览量:14353  字号: 打印


4月9日至10日,在中国医院协会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16’中国医院院长论坛上
杨燕绥教授参与了论题为“如何创新医疗供给侧改革”的圆桌会,参与该论坛的嘉宾有:
 
主持人:
王  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合作导师
发言人:
杨燕绥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
翟晓辉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指导中心处长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高贤良  首都医疗集团总裁助理
 
杨燕绥教授论坛实录:
 
主持人:杨教授,您作为一个独立的患者或医疗机构以外的第三方,您怎么看创新医疗供给侧改革?
 
杨燕绥:本论坛主席和论坛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黄洁夫会长,也是清华医疗管理研究院院长,已经给出一个高瞻、远瞩、清晰的思考和设计。根据黄院长和医管院开展科研的指导思想,我参与了几个项目,现将成果向大家做一个简要汇报。
 
第一,医疗服务供给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何相适应呢,这不是拍脑壳决定的事情。我们在研发和不断完善一个清华医疗保障指数。以2014年为例,运用1978-2014年医疗费用年均增长和GDP年均增长数据进行回归的结果发现,2014年医疗费用增长是GDP增长的116%。因为有科技含量,我们正在走向大健康产业革命,因此医疗费用增长比GDP高16%。这个值在不同年度和地区会有微小的变化。假如,一个地方上年度的GDP是7%,如果它的值是1.16(也可能1.17或1.14,这取决于地方的数据),那么该地方医疗费用增长率应当为8.12%。用8.12%这个上年度的值来控制下年度医疗费用增长率,这就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可以做到“放而不乱”。如果上一年度该地方医疗费用增长是9.12,那么所有病种的平均费用都要降低1%,尤其是实行DRGs的地方,有了病种的全地区平均费用,这个大数据非常重要。无论根据DRGs付费、项目付费、人头付费,不论采用哪种付费方式,一律降低1%,大家一起控成本、降低增长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医院院长和医生知道该如何控制成本,放权给他们,做到“管而不死”。反之,如果该地方医疗费用增长率为7.12%,则下一年所有医疗费用都要涨1%,医生、护士、药商都能增加1%的收入。这就是让医疗服务供给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清华指数,具有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
 
第二,关于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主要机构——公立医院。作为亚洲开发银行和财政部社会服务PPP项目的首席专家单位,我们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PPP模式上,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交流。从医疗伦理学来看,医疗服务非交易,药品非商品,需要有管理的竞争,基本医疗服务的75%由政府和医保基金买单,这是一个买方市场,要合理补偿医疗服务的各个利益相关人,特别是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劳务。这是我们的基本价值判断。
 
黄院长讲话也提到,公立医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时低工资、低服务水平、国家买得起也包得起,老百姓没有更多的钱买健康,我也做过几天赤脚医生,农村生孩子不幸死了人,老百姓不但不埋怨,还觉得有医生能到家里来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政府可以包揽公立医院,这确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今天,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疗服务属于高知识型服务,公共机构要受预算约束,政府养不起那么多医院和医生,中国如此多的综合医院不可能完全公立。公益不等于公立,建议中国通过政府与社会合作的PPP模式扩大基本医疗服务。随着事业单位取消政府编制,传统的公立医院模式将逐步淡出。
 
医疗机构有两个走向:一是公助型社会医院(即公益医院),二是股份制民营医院(即私营医院)。公助社会型医院以政府投资为主,以社会融资为辅(还本付息不分红),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付制买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荣誉国民(建国前老干部、伤残军人火警等)和贫困人口提供服务;一律接受医保智能审核与绩效评估;限量开展自费型特需服务(不能过多利用公共资源挤占市场)。私营股份型医院以股东投资为主可分红,可以参与基本医疗服务(免税非营利项目),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付制买单,也必须接受医保智能审核与绩效评估;以自费型特需服务为主(征税营利项目)。医疗保险按照病种分型同价格预付(DRGs-pps)或者其他付费方式,不分公助社会型医院和私营股份型医院。
 
第三,关于基层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的培养,他们是国民健康档案的看门人。医疗服务供给结构涉及全科服务与专科服务,全科服务供给是薄弱环节。我们针对基层医疗服务供给开展了两项工作,已经取得效果。
 
一是建立13个慢病服务包(医患指导手册),支持签约医生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医院里有临床路径,基层医疗服务主要是慢病管理,我们的服务包比卫生部的服务包更细化,从签约开始,医生做什么患者做什么、患者怎样依从才能产生治疗效果,如何做量表,为今后评价基础医疗服务的效果典型基础。我们联合了100多位有经验的基层临床医生,对这13个慢病服务包进行一步一步地描述,并使之电子化。在社区里,一旦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签约,电子信息系统就开始生成,患者和医生一起工作。我们不能依赖人们的口口相传,了解哪位医生好,因为这样相传效果太差。我们要有量表来证明他们的服务疗效,进行公开的宣传,社区医生是专业的、值得信任的。二是发现典型案例加以总结提高。在广东有很多民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和基药目录。黄院长讲到收支两条线是2009年医改政策中的瑕疵,错误政策可能扼杀生产力,我们少了100多万基层医生。以广州市红山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例,他们的收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公卫和计卫人头费,用来做基础设施和基本工资;二是医保按病种付费70%或者80%;三是明码标价的个性化服务收费,可以用个人账户资金来购买。医生收入稳定且有规模。其实,社区医生比专科医生还多了一点感情收入,他们是1000-2000个客户和家庭的朋友,这是有感情的医疗服务。在广州红山街出现了像北京学区房一样的养老房现象。在北京,人们为了孩子上学花高价买学区房和转户口,广州市有人为老人向红山街转户口。
 
第四,医疗服务供给的有效购买问题。医疗服务供给需要有人买单,包括政府买单(小目录的住院免费,如英国)、大目录的社会保险买单(如德国)、家庭储蓄买单(如新加坡)。中国选择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建立医疗服务综合治理机制的引擎。但是,过去买单比较简单和主观,只能在医疗机构的门外算账,这被称为管基金。我想和大家说从去年开始,中国已有50%的地方医疗保险学会了用智能审核系统,他们走进了医院的大门,走进了临床路径和医生工作站,甚至对接了健康档案,这就是浙江的金华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知道如何与医院和医生交流,对医生处方行为实现全程、时时、100%的监督,从事后监督到事前提示、事中纠正、事后追溯。我们的医疗保险正在从“管基金”进入“建机制”的时代。不久的将来,不论医生在公立还是私立医院,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在上面还是在基层,只要是想用医保一分钱,必须上智能审核。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地区所有病种的平均费用的大数据就出来了。医保就学会用DRGs、CMI值、安全系数等方法来评价医疗机构和医生,再根据以收定支原则,利用DRGs的权重制定医保费率(DRG-pps)和分配医保基金,实现收支平衡。医院也预先知道付费标准,也知道了当地本年度医疗费用的升降空间,即可以理智的制定医院发展的财务计划和医生的薪酬计划。医院被动和医保乱动的局面将有所改变。
 
刚才说到地方医疗费用增长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指数。在这个指数控制下,我们就知道这个地方每个病种应该是多少钱,总医疗费用是多少。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财政出资30%、社会互济45%、个人付费25%,基本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信息对称和大数据很重要,就是一片新天地。2016年要做到100%上智能审核,在这样一个智能化的基础上,“医药”和“医保”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今后再让“患者”参与进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谢谢大家。
                            整理人:关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