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清华大学

2017暑期实践三:探秘藏文化,走进尼木县

时间:2017-08-15来源: 西藏拉萨调研支队utsz作者:何光飞 王棪 许颖浏览量:13609  字号: 打印

实践第三天,拉萨实践支队跟随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副院长薛镭和首颐医疗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颖一行来到了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尼木县参观调研,受到了尼木县县委书记杜国君、县长普琼等领导的亲切接待。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的意思,寓意这里曾经是一片土地肥沃的地方。尼木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7月平均温度15℃。尼木县对藏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是藏文字的创造者吞弥·桑布扎的故乡,这里被称为“尼木”三绝的尼木藏香、藏尼纸和普松雕刻是西藏自治区乃至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支队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吞弥·桑布扎的故居,漫步于距今1300多年的建筑物里,了解到了吞弥·桑布扎的生平事迹。

吞弥·桑布扎出生于公元618年,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的七贤臣之一,官至御前大臣。吞弥·桑布扎十五岁时奉藏王松赞干布之命,惜别拉萨前往天竺求学,受业于天智狮子和婆罗门利敬,学习古梵文和天竺文字。公元641年,吞弥·桑布扎回到拉萨,在传承原有象雄文化和借鉴古印度等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和创造了现用的藏文字。

关于尼木藏香的起源,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公元七世纪中叶,吞弥·桑布扎随吐蕃和亲使团前往唐都,迎娶文成公主,返回故里时,发现家乡吞巴地区妖魔横行、瘟疫遍地。吞弥·桑布扎昼夜诵经念佛驱赶瘟疫无果,一夜梦见释迦摩尼佛祖,教他将山上发光的几种草药点燃产生熏雾,并用泉水送服药草治病。醒来后,吞弥·桑布扎依佛祖梦中指示行事,果然见效,从此,吞弥·桑布扎以这几种草药混合并让乡亲们常常燃熏,以防瘟疫。后来,吞弥·桑布扎结合唐朝文成公主带来的制香技术,将草药缠磨制成条状以方便使用,不久后,吞弥·桑布扎又研制出几种不同药性的藏药香,并将培植藏药香的秘方和制香工艺全部传给家乡人民,这便是藏药香的起源。因此,吞弥·桑布扎又被家乡人民亲切地成为“富贵平安佛”。

 

如今,尼木县的藏香制作仍然采用传统工艺,以水车带动连轴将柏树磨成粉末状的配基,再配以当地特有的草药制成藏香。

 

藏尼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40年代,其制作原料是当地一种叫狼毒草的毒性野草,具有久经岁月不遭虫蛀、无酸性、质地坚韧、耐折叠、耐磨、耐腐蚀等特点,被僧人们广泛用于抄写经文。

 

由于狼毒草带有毒性,对身体有一定伤害,因此生产藏尼纸的匠人越来越少,曾一度出现“人走艺亡”的现象。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并加大藏尼纸的宣传力度,如今藏尼纸的价值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呈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雕刻在尼木县普松乡具有悠久的历史,曾经主要用于宗教活动。普松雕刻形式多样,不仅有单一的文字雕刻,还有图文并茂的图案。在西藏地区的许多山口,随处可见迎风飘扬的经幡,大部分都是普松雕版印制的。普松雕刻手工细致、工艺精湛。艺人们需要在质地考究的木质材料上进行雕刻,工序十分繁杂,如普通藏传佛教经文需要9道工序,佛像一般需要15~16道工序,复杂的甚至需要20~30道工序。雕刻所用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刻刀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多把。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依依不舍地惜别尼木县。目之所及,崇山峻岭直入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回忆今天所见所感,尼木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完全不输其山之厚重、天之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