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清华大学

回顾 | 清华医管【战“疫”大讲堂】之四 科学战疫:院感防控托起医疗质量的生命线

时间:2020-03-21来源:作者:浏览量:12294  字号: 打印

03年的非典死亡人数中,有1/3是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时隔17年,新冠疫情在开始的一个多月,湖北省内仍有超过30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是停留在历史中一个永远的遗憾,但也让后续的感染防控工作警钟长鸣——援鄂的4万余名医务人员出发前,又有多少领队含泪签下了“医护零感染”的军令状!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越接近成功越不可以掉以轻心,何况成功来得如此不易。3月21日,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朱纪明教授的主持下,清华医管【战“疫”大讲堂】展开了一场关于院感防控与医疗质量的讨论。参与直播的嘉宾有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驻华首席代表李文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党委书记向平超,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


李文凯先生结合自身多年研究美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经验,从卫生人力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院感防控的策略。他认为,除了流程完善之外,院感防控需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来支撑。而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建设医院感控人才队伍的关键。


高效的医疗质量依赖于团队的合作,尤其面对“大流行”,我们需要更多接受过公共卫生教育,接受过临床流行病学训练的医师。同时,他用南丁格尔的例子阐释了护士在感染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国,感染防控师有82%的人拥有护理背景。此次援鄂的医护人员中有2.86万护士,占人员比例的68%,因此未来有必要把我国的护士教育分级、升级,培养出更多能够承担起医疗救助、感染防控重任的护士人才。


此次疫情中院感防控出现问题,主要源于:医院的硬件设施、储备物资严重不足;院感防控专业人员不足,普通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应对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院内防控流程不清晰;以及社区漏诊、输入病例防控不充分等。


而匡铭院长列举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八项重点防控工作,则给我们展现了360度无死角的感染防控体系建设。

  • 专事专办: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

  • 立章建制:章程、预案和指引,涵盖防控工作全流程;

  • 科普宣传:开设疫情防控专栏,从抗疫初期到复工复产期勤更不辍;

  • 全面培训:全员、全方位、全流程

  • 物资储备:前瞻性建立疫情防控重点物资清单,统一调拨,分级分类管理;

  • 场地准备:不同病程患者配备独立隔离区域

  • 流程再造:严格预检分诊,落实筛查首诊责任

  • 分层管控:分层分类做好个人防护

  • 严防输入:把好各流程关口,强化院内院外人员管理。



在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面前,院内感染更容易造成社会恐慌。相较于疫情严峻期,向平超院长更强调了复工复产阶段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院感防控是医疗质量的生命线,复工复产阶段也不可掉以轻心,加强医疗服务与院内防控一样重要。


向院长还认为,应当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到医院文化建设的高度上来。“人、技术、资源、规章制度都要跟上。”向院长说,“临床医生也要主动参与进来。”


朱畴文院长的分享基于他们团队援鄂近两个月的心得。前线医疗队的感染防控任务与后方医院有所不同,他们需要更侧重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院内外感染。防控范围的扩大与工作的难度成正比,工作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这是难上加难。在朱畴文院长的带领下,医疗队针对病区管理、驻地管理和交通管理等不同管理区域都制定了一套严密科学的防控体系,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理念要深入,行动要跟上,心理勿松懈


但在朱院长的分享中,我们觉得他的“人性化”思维比他的“理性化”管理更加吸引人。他把那张著名的照片取名为“人间值得”,他不愿意给医护人员增加额外的压力。因为医学是有原则有标准的,但医学更应该是有温度的

这张被转发了七万多次的网红照片正是出自朱院长的团队

如您错过了本场直播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