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以下称“医管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C2 一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医管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副院长薛镭、副院长邱亨嘉,以及杨燕绥教授、李少冬教授、张丹副教授等全体教职工出席开学典礼,副院长薛镭主持典礼。
开学典礼现场 一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薛镭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及教师代表,向新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医管院首任院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黄天荫、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医疗管理评价部主任刘庭芳通过视频向2025级医管新生送上寄语。
医管院首任院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通过器官移植改革的例子,强调改革需要观念改变、制度重建和社会信任。他对新同学提出四点建议: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守初心、造福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医院管理需要理性与感性并重,技术与人文共鸣,希望同学们能为健康中国建设奉献青春。
医管院首任院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黄天荫教授欢迎新同学加入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他强调医院管理是现代医疗系统不可或缺的支柱,需要多学科知识,包括临床护理、公共卫生、管理、商业、伦理等;提到人工智能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如智能数字医院系统,并介绍了相关课程。医院管理不仅是技术和知识,还包括专业技能和价值观,希望同学们能以患者健康和生命为优先。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黄天荫
随后,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医疗管理评价部主任刘庭芳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向新同学表示欢迎和祝愿。他提到医院管理专业正处于高速健康发展阶段,往届毕业生已进入各大医院、政府机关和医药企业,承担重要使命;对新同学提出三点期许:扎根经典筑牢根基、拥抱变革链接前沿、立足实践知行合一,希望同学们能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医疗管理评价部主任刘庭芳
2025 级公共管理学医院管理专业全日制新生代表伍鸿远同学以“共赴南国清华之约,书写医管青春答卷”为主题发言。他表示,自己与同学们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却因守护人民健康的共同心愿汇聚于此。清华医管院为大家提供了链接全球前沿、扎根本土实践的平台,未来将与同学们一起在医院一线实践中坚守人文初心,努力成长为既懂医学脉搏,又通管理逻辑的复合型人才,为医疗事业进步注入青春动能。
全日制新生代表伍鸿远
2025 级医疗管理非全日制硕士新生代表陈丹同学则结合自身多年的医疗行业实践经验发言。她分享了自己曾远赴新西兰、哈佛大学的研修经历;以及运用各种医院质量管理工具改进医疗流程的实干经验,但也意识到点状创新难以应对系统性挑战。因此她期待通过在清华医管院的学习,从“优质采石工”蜕变为“心怀蓝图的建筑师”, 为探索医疗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非全日制硕士新生代表陈丹
杨燕绥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从此刻开始,新生们已经成为医管院的一分子,要冷静思考如何做好一名清华人,如何做好一名医管人。杨燕绥教授详细介绍了医管院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学科发展等内容,因此激励同学们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做好研究,并代表全体教师向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
杨燕绥教授
典礼最后,医管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代表医管院全体师生向新生们送上寄语。他指出,当前医疗变革任务艰巨,对医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管院以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医疗健康管理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为使命,将为新生们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他希望新生们能坚定信念,直面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民健康事业贡献清华智慧。
常务副院长张宗久
本次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2025级公共管理学医院管理全日制硕士项目和医疗管理非全日制硕士项目共80余名新“医管生”将从这里踏上在清华追逐梦想、拥抱成长的崭新旅程。